未登入
回商品列表
已放入購物車
加入到收藏匣
【園冶】(手繪彩圖修訂版)文白對照注釋 中國古代精心營造構制園林、宅院第1專著!ISBN:9787229116576
分類位置木工/建築/室內設計裝修
商品代碼9787229116576
簡要說明ISBN:9787229116576
分類:園林景觀/建築設計
裝訂開本:平裝23.6 x 17.4公分
卷冊數:247頁
出版社:重慶出版社
(明)計成撰; 倪泰一 譯注 著編著 簡體書
消費提醒本物件可用7-11店到店寄送。歡迎自取或選擇宅配通寄送
一般價 408
會員價 300
*已售完
貨運方式:
宅配通
7-11取貨付款
付款方式:
綠界線上刷卡
ATM轉帳
金融匯款
http://www.8389.com.tw
結帳
0

【園冶】(手繪彩圖修訂版)文白對照注釋 中國古代精心營造構制園林、宅院第1專著!380餘幅手繪插圖,直觀解析中國古代宅院、園林營造的擇地之要,相地風水,以及亭台門窗、牆垣屋宇、廣朗橋欄、掇山理水、草木花竹的營景或制式之學。

重慶出版社 ()計成撰; 倪泰一 譯注 著:2017/05/01

平裝23.6 x 17.4公分 247 (簡體書)ISBN139787229116576

定價:408  過年趣味價:300

中國古代造園第1專著《園冶》,共三卷,以相地、立基、屋宇營造、園林營建為體,涉及列架、裝折、欄杆、門窗、牆垣、鋪地、造石、掇山、借景等諸多方面的具體內容。

全書以作者的營造經驗為依託,詳細論述了宅園和與之相應的園林營建的基本原理及具體手法,更以其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,以及“巧於因借,精在體宜”的造園理念,為好園者指明了清新素雅、簡約守拙、含蓄幽深、遠逸超脫的至高的造園境界。

巧於因借,精在體宜(代序)

計成,字無否,號否道人,江蘇蘇州吳江縣人,生於明萬曆七年(1579年),卒年不詳。為明末著名造園家。計成根據其豐富的實踐經驗,整理了修建吳氏園〔1〕和汪氏園〔2〕的部分圖紙,於崇禎七年(1634年)寫成了中國最早、最系統的造園著作——《園冶》,這也是世界造園學上最早的名著。計成還是一位詩人,時人評價他的詩如“秋蘭吐芳,意瑩調逸”。遺憾的是其詩作已散佚,今人難以窺其風貌。

《園冶》共三卷。卷一包括興造論、園說以及相地、立基、屋宇、列架裝折等部分,可以看作是本書的總綱。卷二詳述裝折的重要部分——欄杆。卷三由門窗、牆垣、鋪地、掇山、選石、借景六篇組成,最後的借景篇為全書的總結。作者認為借景乃“林園之最要者也。如遠借,鄰借,仰借,俯借,應時而借。然物情所逗,目寄心期,似意在筆先,庶幾描寫不盡哉”。這段話可以看作是本書的點睛之筆。

目錄

出版說明/1

巧於因借,精在體宜(代序)/3

自序/8

冶敘/12

題詞/14

圓明園四十景

卷一

興造論(2

古籍名家論園林興造/5

附輯:四大名園平面圖示

頤和園/8

留園/10

拙政園(中園)/12

承德避暑山莊/14

園說(16

相地(20

山林地/23

城市地/27

村莊地/31

郊野地/34

傍宅地/38

江湖地/39

附輯:擇宅風水圖示/21

圓明園之方壺勝境圖示/24

山林地圖示/26

城市地圖示/28

村莊地圖示/32

郊野地圖示/36

傍宅地圖示/40

江湖地圖示/42

立基(45

廳堂基/52

樓閣基/52

門樓基/53

書房基/53

亭榭基/55

房廊基/59

假山基/60

附輯:民間建房禁忌圖示/48

網師園平面圖示/50

三種常見門戶式樣圖/56

造園假山圖示/62

屋宇(63

門樓/70

堂/71

齋/72

室/73

房/74

館/75

樓/75

台/77

閣/78

亭/80

榭/83

軒/84

卷/86

廣/87

廊/88

附輯:園林營造中常見屋頂式樣圖示/64

清代木結構房屋建築圖示/66

殿堂用脊圖示/67

廳堂用脊圖示/68

列架(91

五架梁/91

七架梁/95

九架梁/95

草架/98

重椽/98

磨角/99

地圖/99

屋宇圖式:五架過梁式/101

草架式/102

七架列式/102

七架醬架式/103

九架梁式/103

小五架梁式/103

地圖式:梅花亭地圖式/104

十字亭地圖式/105

附輯:斗拱結構圖示/94

房屋的幾大構件圖示/96

裝折(107

屏門/111

仰塵/111

戶槅/111

風窗/113

裝折圖式:長槅式/120

短槅式/120

槅欞式:戶槅柳條式/121

束腰式/121

風窗式/121

冰裂式/122

兩截式/122

三截式/123

梅花式/123

梅花開式/124

附輯:飛罩圖示/108

卷二

欄杆(126

欄杆圖式:筆管式/127

錦葵式/129

波紋式/129

梅花式/129

聯瓣葵花式/130

尺欄式/131

短欄式/133

短尺欄式/134

環式/135

套方式/136

三方式/137

葵花式/137

鏡光式/138

卷三

門窗(140

門窗圖式:方門合角式/141

圈門式/145

蓮瓣式、如意式、貝葉式/146

牆垣(149

白粉牆/153

磨磚牆/159

漏磚牆/160

亂石牆/161

漏明牆圖式/162

附輯:牆垣砌法圖示/151

花牆洞式樣圖/154

造園樹木圖/165

鋪地(169

亂石路/172

鵝子地/173

冰裂地/174

諸磚地/174

磚鋪地圖式:香草邊式/176

球門式/176

波紋式/177

附輯:造園花草圖/178

掇山(184

園山/189

廳山/190

樓山/190

閣山/191

書房山/191

池山/192

內室山/194

峭壁山/194

山石池/195

金魚缸/197

峰/198

巒/199

岩/200

洞/201

澗/202

曲水/203

瀑布/204

附輯:掇山過程圖示/187

瀑布圖示/205

造園理水圖示/207

選石(209

太湖石/211

昆山石/212

宜興石/213

龍潭石/214

青龍山石/215

靈璧石/217

峴山石/218

宣石/219

湖口石/220

英石/222

散兵石/223

黃石/224

舊石/225

錦川石/227

花石綱/228

六合石子/229

園圃假山/229

附輯:宣和六十五石圖/231

借景(240

附輯:窗框款式/245

自識/246

序言

《園冶》一書的精髓,可歸納為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,“巧於因借,精在體宜”兩句話。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是說造園應達到的意境和藝術效果。明代中後期,士人普遍追求所謂“幽人”的閒情逸致之情懷。在園林設計中體現出“幽、雅、閑”的意境,營造出一種“天然之趣”,是當時園林設計者的最 高追求。為此,作者對建築、山水、花木進行了精妙的藝術剪裁,以詩詞意境為據,以山水畫為藍本,創造出一幅雖經人工創造,但又不露斧鑿痕跡的自然圖卷。如疊山,作者認為“最忌居中,更宜散漫”。談造亭,作者認為亭子建造在什麼地方,如何建造,要依周圍的環境來決定,使之與周圍的景色相協調。再如樓閣,作者認為必須建在廳堂之後,可“立半山半水之間”,“下望上是樓,山半擬為平屋,更上一層,可窮千里目也”。這些觀點,無疑都是精彩之論。

“巧於因借,精在體宜”是《園冶》一書中最為精闢的論斷,也是我國傳統的造園原則和手段。“因”是講園內,即如何利用園址的條件加以改造加工。《園冶》中指出:“因者,隨基勢之高下,體形之端正,礙木刪椏,泉流石柱,互相借資;宜亭斯亭,宜榭斯榭,小妨偏徑,頓置婉轉,斯謂‘精而合宜’者也。”而“借”則是指園內外的聯繫。《園冶》特別強調“借景為園林之最者”。“借者,園雖別內外,得景則無拘遠近”,它的原則是“極目所至,俗則屏之,嘉則收之”,方法是佈置適當的眺望點,視線得以越出園垣,園之全景盡收眼底。如遇晴山聳翠的秀麗景色、古寺淩空的勝景、綠油油的田野之趣,都可通過借景的手法收入園中,為我所用。這樣,造園者巧妙地因勢佈局,隨機因借,就能做到得體合宜了。

南宋之後,經濟文化重心開始南移,江浙一帶人物薈萃,大量息政退思、獨善其身的士大夫致仕在蘇州、無錫、揚州等地廣造園林,以清賞自適的生活為樂。到明代中晚期,社會經濟日見昌盛,國庫漸漸豐盈,士人中享樂主義風行,造園藝術更是蓬勃興起。因此,江南園林藝術得到長足發展。

江南園林寄寓著造園者的文化意趣與人生追求,“三分匠,七分主人”體現了造園者整體把握能力的重要性。《論語》中孔子稱“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”,中華文化中的山水情懷體現在當時的各個領域,尤其在平面的繪畫和立體的園林兩大領域更見其趣。明代造園思想中,將莊子的“天地與我並生,萬物與我為一”的觀點融進佛家的“芥子納須彌”中,成為“人即宇宙,宇宙即人”的精神建構。《園冶》在哲學內涵上即體現了“天人合一”的宇宙觀。所謂“雖由人作,宛自天開”,本質上反映了一種哲學思想。“天開”是標準,是“本源”,而“人作”必須符合“天開”的標準。在造園中,要求順應自然脈理,按照自然山水景物的生存機理和形態特徵去構築景觀,而“不煩人事之工”,以達到自然天成的境界。將人的內在“心”與人工建造的園林和自然三者融通,這正是“天人合一”理念在造園中的體現。

《園冶》是我國古典造園思想的集大成者,作者在書中提出的理想園林範式表現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理想,即“足矣樂閑,悠然護宅”,“尋閑是福,知享即仙”。作者極重形式美,創造出了一幅幅悅目、悅耳、悅心的美麗山水圖卷,每一個具體物象都具備了蘊含情感、意緒、思想的“賞心”功能,達到了園林美感的最 高層面。

除了遵循自然天成的境界外,《園冶》在造園藝術上亦追求靈動灑脫之氣、曲折委婉之美、空靈遠逸之景,使園林在整體上達到精美而不顯雕琢,清新素雅而不崇貴麗矯飾,簡約守拙而不豪華煩瑣,含蓄幽深而不一覽無餘,遠逸超脫而不拘泥於淺薄俗套的極高境界。

《園冶》,原名擬為《園牧》,有經營構制之意,當時計成友人曹元甫建議改為《園冶》,“冶”原為鑄造熔冶,引申為精心營造之意。曹元甫是阮大鋮的同年友人,後來計成通過曹元甫而結識阮大鋮。阮大鋮曾幫助計成刻印《園冶》並為之作序,然而,“大鋮名掛逆案,明亡,又乞降滿清,向為士林所不齒”(見陳植《園冶注釋序》)。由於這一原因,竟使《園冶》長期遭受冷遇。

大約在乾隆時期,本書即有翻刻、傳抄本,並曾改名《奪天工》。因受到日本造園界大力推崇,本書方才引起中國學術界重視。民國以後,研究《園冶》的學者增多,並出現了不少譯注本,存世《園冶》版本演變如下:

1. 明崇禎八年(1635年),阮大鋮刻本。此本現存日本內閣文庫。北京國家圖書館存有殘本。全書三卷,一冊,每半頁十三行,每行二十五字,白口四周單邊,無魚尾。版心上鐫書名,中鐫卷次,下鐫頁碼。前列阮大鋮序、鄭元勳《園冶題詞》、計成自序。阮序後題“皖城劉炤刻”,卷末鈐“安慶阮衙藏版”。

2. 日本寬政七年(1795年,清乾隆六十年),隆盛堂翻刻《木經全書》本(簡稱“隆本”)。1971年日本渡邊書店影印橋川時雄藏本。

3. 日本寬政七年(1795年),抄錄華日堂翻刻《名園巧奪天工》本。

4. 民國二十年(1931年),陶湘石印本,收入《喜詠軒叢書》。此本卷一、卷二據明崇禎刻本影印,卷三據抄本重印。一冊,行格同明崇禎八年刻本,內封題“涉園陶氏依崇禎本重印/辛未三月書潛題”。

5. 民國二十一年(1932年),營造學社鉛印本(簡稱“營造本”)。此本三卷,一冊,每半頁十行,每行二十三字,黑口四周單邊,單黑魚尾。版心中鐫書名卷次,下鐫“營造學社”。前列朱啟鈐《重刊園冶序》、闞鐸《園冶識語》、阮大鋮《冶序》、計成自序、鄭元勳《題詞》。牌記為“共和壬申(1932年)中國營造學社依明崇禎甲戌安慶阮氏刻本重校印”。

6. 民國二十二年(1933年),大連右文閣鉛印本。

《園冶》是一部在世界園林史上有重要影響的著作。作者在書中除了闡述對園林藝術的精闢見解外,並附有園林建築插圖235幅。在行文上,《園冶》採用以“駢四儷六”為特徵的駢體文,語言精當華美,在文學史上亦有一定地位。

天逸齋主人

己醜年二月于十米居

文摘

【原文】余少負向禽志,苦為小草所絏。幸見放,謂此志可遂。適四方多故,而又不能違兩尊人菽水,以從事逍遙遊,將雞塒、豚柵、歌戚而聚國族焉已乎?鑾江地近,偶問一艇于寤園柳澱間,寓信宿,夷然樂之。樂其取佳丘壑,置諸籬落許;北垞南陔,可無易地,將嗤彼雲裝煙駕者汗漫耳!茲土有園,園有“冶”,“冶”之者松陵計無否,而題之“冶”者,吾友姑孰曹元甫也。無否人最質直,臆絕靈奇,儂氣客習,對之而盡。所為詩畫,甚如其人,宜乎元甫深嗜之。予因剪蓬蒿甌脫,資營拳勺,讀書鼓琴其中。勝日,鳩杖板輿,仙仙於止。予則“五色衣”,歌紫芝曲,進兕觥為壽,忻然將終其身。甚哉,計子之能樂吾志也,亦引滿以酌計子。于歌餘月出,庭峰悄然時,以質元甫,元甫豈能己於言?

崇禎甲戌晴和屆期,園列敷榮,好鳥如友,遂援筆其下。

石巢阮大鋮

【譯文】我在少年的時候就懷著像長平、禽慶那樣隱逸山林的志向,苦於被仕途所羈絆而不能實行。幸而我被罷官放逐回家,自認為可以實現自己的這個志向了。時值天下戰禍頻發,且我又不能放棄對父母大人的孝養,自個逍遙雲遊。我難道從此將與雞窩、豬圈相伴,與家人故舊廝守終身嗎?我家鄉離鑾江很近,偶然雇得一艘小船來到寤園柳澱之間,住宿了兩夜,過得很是愉快。我喜愛這裡美麗的景觀,所有幽美的丘壑都羅列在籬落之間。卻有自然山水的意境。北上可游山水園林,南下家鄉可孝養父母雙親,何必再去遙遠的地方去雲遊,可笑那些超然世外、漫無邊際的仙遊之舉了!這個地方有園林,園林就需要創造。寫出造園著作是松陵縣的計無否,而將其書題名為《園冶》的人,是我的友人——姑孰縣的曹元甫。計無否此人很質樸直率,想像力、悟性不凡,全無庸俗虛偽的習氣。他所作的詩畫,和他自己很像,這大概是元甫非常喜歡他的緣故吧。因此我清除了一塊邊隅地上的雜草,花費資財建造山水園林,在園中讀書撫琴。佳節吉日,扶杖驅車迎奉父母,在園林中輕歌曼舞。我效仿老萊子穿上“五色衣”,唱起《紫芝曲》,為父母敬酒賀壽,就這樣悠閒快樂了此一生。太好了,計無否的才能使我的志向得到滿足,我也斟滿酒杯酬敬計無否。當歌舞停罷,月兒升起,庭峰寂靜的時候,我就這段文字去徵詢元甫的意見,元甫還能說什麼呢?

崇禎七年(1634年)四月,滿園欣欣向榮,小鳥依人,於是在此美景之下提筆書寫。

石巢阮大鋮

【原文】古人百藝,皆傳之於書,獨無傳造園者何?曰:“園有異宜〔1〕,無成法,不可得而傳也。”異宜奈何?簡文之貴也,則華林〔2〕;季倫之富也,則金穀〔3〕;仲子之貧也,則止於陵片畦〔4〕。此人之有異宜,貴賤貧富,勿容倒置者也。若本無崇山茂林之幽,而徒假其曲水〔5〕;絕少“鹿柴”“文杏”之勝〔6〕,而冒托於“輞川”〔7〕,不如嫫母傅粉塗朱〔8〕,只益之陋乎?此又地有異宜,所當審者。是惟主人胸有丘壑,則工麗〔9〕可,簡率〔10〕亦可。否則強為造作,僅一委之工師、陶氏〔11〕,水不得瀠帶之情,山不領回接之勢,草與木不適掩映之容,安能日涉成趣哉?所苦者,主人有丘壑矣,而意不能喻之工。工人能守不能創,拘牽繩墨〔12〕,以屈主人,不得不盡貶其丘壑以徇,豈不大可惜乎?此計無否之變化,從心不從法,為不可及;而更能指揮運斤〔13〕,使頑者巧、滯者通,尤足快也。予與無否交最久,常以剩水殘山,不足窮其底蘊,妄欲羅十嶽〔14〕為一區,驅五丁〔15〕為眾役,悉致琪花瑤草〔16〕、古木仙禽,供其點綴,使大地煥然改觀,是一快事,恨無此大主人〔17〕耳!然則無否能大而不能小乎?是又不然。所謂地與人俱有異宜,善於用因,莫無否若也〔18〕。即予蔔築〔19〕城南,蘆汀柳岸之間,僅廣十笏〔20〕,經無否略為區畫〔21〕,別現靈幽。予自負少解結構,質之無否,愧如拙鳩。宇內不少名流韻士,小築臥游,何可不問途無否?但恐未能分身四應,庶幾〔22〕以《園冶》一編代之。然予終恨無否之智巧不可傳,而所傳者只其成法,猶之乎未傳也。但變而通,通已有其本,則無傳,終不如有傳之足述。今日之國能,即他日之規矩,安知不與《考工記》〔23〕並為膾炙乎?

崇禎乙亥午月朔,友弟鄭元勳書于影園

【注釋】〔1〕異宜:異,不同;宜,適宜。指不同事物各有其不同的適應性。

2〕簡文之貴也,則華林:簡文,指南朝梁簡文帝蕭綱(503—551年),其人長於詩賦;華林,指華林園。

3〕季倫之富也,則金穀:季倫,指西晉石崇(249—300年),是當時著名富豪;金谷,即金穀園,是石崇在洛陽建造的著名園林。

4〕仲子之貧也,則止於陵片畦:仲子,即陳仲子,出身貴族,其兄擁有大量財富,他認為這是不義之財,於是避開兄長,逃到於陵(今山東省長山縣)過著貧困的生活;片畦,一小塊菜圃。

5〕曲水:曲水流觴,古人的一種勸酒方式。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中說:“此地有崇山峻嶺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,引以為流觴曲水。”所有,這裡用“曲水”來指山水絕佳之地。

6〕絕少“鹿柴”“文杏”之勝:鹿柴,王維“輞川別業”中的一景,王維《鹿柴》詩有“空山不見人,但聞人語響。返景入深林,複照青苔上”;文杏,杏樹的一種。

7〕輞川:指唐代詩人王維的“輞川別業”。

8〕不如嫫母傅粉塗朱:嫫母,古代傳說中的醜婦,皇帝的第四妃;傅粉塗朱,即塗脂抹粉。

9〕工麗:工致精巧。

10〕簡率:簡樸。

11〕工師、陶氏:工師,指木工工匠;陶氏,指瓦匠。

12〕拘牽繩墨:拘泥於繩墨而不知變化。繩墨,木匠畫直線用的工具。

13〕運斤:揮動斧頭。斤,斧頭。

14〕十嶽:比喻天下名山。

15〕五丁:神話傳說中的五個力士。

16〕琪花瑤草:仙境中的花草。

17〕大主人:喻有大財力的園林主人。

18〕莫無否若也:沒有像計無否這樣的人了。若,如、像。

19〕蔔築:選擇地勢進行建築。蔔,占卜。

20〕笏:又稱手板、玉板或朝板,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,以記錄君命或聖意,也可將上奏之話記在笏板上。《禮記》中載:“笏長二尺六寸,中寬三寸。”古代官吏上朝的“朝笏”,這裡比喻空間很小。

21〕區畫:規劃。

22〕庶幾:也許可以。

23〕《考工記》:中國春秋時期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中規範和製造工藝的文。西漢初期因《周禮·冬官》散失,遂以《考工記》作補,從而保存在《周禮》中傳世。《考工記》是中國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手工業技術文獻,該書在中國科技史、工藝美術史和文化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。

【譯文】古人的工藝技術,都有著述流傳下來,為何唯獨沒有建造園林的著作呢?有人說:“園林的建造因人、因地、因時而各有‘異宜’,沒有固定的建造法則,因而就不可能寫成專著流傳下來。”異宜怎樣理解?南北朝時梁朝的簡文帝以帝王之貴,建造了華林園;西晉的荊州刺史石季倫敵國之富,建造了金穀園;戰國時齊國的陳仲子很貧窮,只能在於陵這個地方擁有一小塊菜園。這就是由於人有貴、賤、貧、富的不同,而園也隨之“異宜”,是不能輕易顛倒的。如果本來就沒有崇山茂林的幽雅環境,而非要冠以“流觴曲水”之名;基本上沒有“鹿柴”“文杏”之類的優美景色,卻要假冒唐代王維“輞川別業”的名勝,這就如同醜婦嫫母塗脂抹粉,不是更顯得醜陋了嗎?這是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,而園也應當隨之“異宜”,是應審慎考慮的。只要主人心中構思了山水意象,建造園林時精工華麗也行,簡樸粗疏也行。否則勉強建造,一切依賴于木工泥瓦匠,勢必使水失去瀠洄環帶的情趣,使山無法顯出迂回相接的氣勢,使花草與樹木缺少遮掩襯托的意態。這怎能在日常生活中陶冶情趣呢?苦惱的是,主人心中構思有山水意象,其意卻無法讓工匠們心領神會。工匠只能墨守成規,不能變通創新,主人只好委屈求成,不得不捨棄自己所構思的山水意象去遷就工匠們,這不是大為可惜嗎?計無否的園藝變化,依從心靈感悟而不依從現成法則,這是常人難以企及的;並且他能現場指揮,建造的技藝出神入化,能使頑夯的石頭變得靈奇,使鬱塞的空間疏通而流動,尤其令人稱讚。我與計無否交往最為長久,常感到小規模的山水景觀無法充分展示他深厚的園藝才智。因此總幻想如果把天下的名山網羅在一個地方,把大力神仙作為役卒供他驅使,把琪花、瑤草、古木、仙鳥全都取來,供他點綴裝飾,使大地的面貌煥然一新,那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!遺憾的是沒有這樣的大主人。那麼,計無否只能設計建造大園林而不能設計建造小園林嗎?並非如此。所謂地理環境與人都有異宜,在善於利用不同的具體環境這方面,沒有像計無否這樣的人了。就拿我選擇在城南建造的園林來說,地處長有蘆葦的湖水與長有柳樹的湖岸之間,園基面積很小,經計無否稍加設計,就特別顯現出空靈幽靜的境界。我自恃懂得一些園藝,但與計無否相比起來,就像不會築巢的笨鳩一樣。天下許多風雅之士,想建造小園林享受山水情趣,怎可不去向計無否請教呢?但恐怕他不能分身四處應對,或許可用他所寫的《園冶》一書來代勞。然而我最終感到遺憾的是,計無否的園藝才智不可能傳承下去,所能傳承的只不過是他的成法,這就等於沒有得到傳承。但要靈活變通,需要有所根據,雖不能盡傳,總不如有所傳承而讓人有所遵循好。計無否堪稱當今國家之能手,《園冶》即是後世的法則,怎麼知道它不能與《考工記》一併被後世所傳頌呢?

崇禎八年(1635年)五月初一,友弟鄭元勳寫于影園


商品提問
我要留言


版權所有 ©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8389松風圖書陶藝
電腦版  |  手機版
執行速度:0.031